百锻千炼
bǎi duàn qiān liàn
褒贬色彩中性
结构联合
释义
锻、炼:形容对文章反复推敲。指对文章字句再三推敲,力求精练。
例句
1.他的文章是经过百锻千炼才写出来的。
典故
唐代中叶,王武俊掌管着冀州。一日,书生刘言史带着自己的诗集前来拜访。王武俊翻阅诗集,赞叹不已。从此,刘言史成为了王武俊的幕客。
一次外出打猎,王武俊一箭双雕,引来众人的欢呼。他请刘言史作一诗文增添此次盛会的气氛。刘言史骑在马背上,接过仆人递来的砚台,挥毫泼墨,一首《射鸭歌》顷刻写就。此后,王武俊对刘言史更加器重,甚至推荐他担任枣强县的县令。虽然刘言史并未真正上任,但他的风采已经赢得了世人的敬仰,人们都称他为“刘枣强”。
刘言史去世后,被安葬在襄阳,大诗人皮日休为他题写墓碑,赞誉他的诗歌“雕金篆玉,牢奇笼怪,百锻为字,千炼成句”。
后人把最后两句提炼成成语“百锻千炼”,用以形容文字经过精心雕琢、再三推敲,也作“千锤百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