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询问报案人:公安机关首先会询问报案人的情况,并制作笔录,让报案人签名确认1。
出具报警回执:公安机关会根据证据判断是否构成犯罪,如果构成犯罪则会立案侦查。一旦立案,就会向报案人出具报警的回执1。
制作笔录和证据材料清单:民警会在询问完报案人后,根据报案人的口供制作笔录。如果有相关线索和证据,民警还会制作证据材料清单,报案人也需要在这些材料上签名确认1。
制作受案登记表:完成以上处理工作后,民警会制作受案登记表,报案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出具回执,以此证明已经报案求助1。
通知案件处理方式和流程:警员会通告报案人案件的处理方式和流程2。
等待立案结果:公安机关有自己的程序来决定是否立案,一般情况下不会立即告诉报案人是否立案。报案人需要在家中等待,可能会收到两种通知,一种是决定立案的通知,另一种是不予立案的通知3。
获取不予立案通知书:如果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,那么最迟会在60天后给报案人发送不予立案通知书,并在63天后发送不予立案决定书3。
救济途径:如果对不予立案的结果不满,报案人有三种救济途径可以选择,包括找公安分局复议、找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,或者在法院提起公诉或转自诉3。
后续沟通:公安机关也会与报案人保持联系,告知案件的进展2。
以上流程综合了搜索结果中的相关信息,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流畅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