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括同一律、矛盾律和排中律。以下是它们的例子:
同一律的例子:
“A是A”的原则。比如,“这个苹果是红色的”和“这个红色的物体是苹果”这两个句子都遵循了同一律,因为它们都在描述同一个对象。
概念的一致性。在逻辑推理中,必须保持概念的一致性。例如,在论证中,我们不能将一个概念的定义在论证过程中随意改变。
商家常见的“买一赠一”活动。这里的前后两个“一”应该是同一个概念,但商家往往通过玩弄文字游戏,使赠送的物品与购买的物品不是同一种类,这就违反了同一律。
矛盾律的例子:
“A是B,A不是B”的矛盾。例如,在论证中,我们不能同时声称某人是诚实的,然后又声称该人不诚实。
著名的“楚人回答”故事。在这个故事中,楚人既想回答“是”,又想回答“不是”,这就造成了矛盾,因为他不能同时满足两个相反的条件。
“又高又矮”的说法。这种说法违反了矛盾律,因为高度是一个单一的维度,一个物体不能同时拥有两个相反的属性。
排中律的例子:
“在A和非A之间必须作出选择”。例如,对于一个问题“你是否喜欢这道菜?”,回答只能是“喜欢”或“不喜欢”,不能同时是两者,也不能都不是。
股价的涨跌。虽然股价有三种可能的状态:涨、跌、平,但在任何给定的时间点,股价的状态只能是涨或跌中的一种,这就是排中律的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