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的八大风俗包括:
赛龙舟: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,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,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,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。竞渡之习,盛行于吴、越、楚。
吃粽子: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。粽子,又叫“角黍”、“筒粽”。
悬钟馗像:钟馗捉鬼,是端午节习俗。在江淮地区,家家都悬钟馗像,用以镇宅驱邪。
挂艾叶菖蒲:民谚说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家家都洒扫庭除,以菖蒲、艾条插于门眉,悬于堂中。
系百索:以五色丝结而成索,又称百索、长命缕、续命缕、辟兵绍、五色缕、朱索等。或悬于门首,或戴小儿项颈,或系小儿手臂,或挂于床帐、摇篮等处,俗谓可避灾除病、保佑安康、益寿延年。
饮雄黄酒:画额,是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,据说可驱避毒虫。
此外,还有踩百草、薰苍术、白芷等风俗。这些活动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,人们通过这些活动来祈求健康、平安和幸福。请注意,不同地区的端午节风俗可能有所不同,以上列举的是一些常见的端午节风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