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诗经》中的《采葛》是一首充满思念与期盼的情歌,原文如下:
采葛采葛,薇亦柔止。曰归曰归,岁亦莫止。靡室靡家,猃狁之故。不遑启居,猃狁之故。
采薇采薇,薇亦刚止。曰归曰归,岁亦阳止。王事靡盬,不遑启处。忧心孔疚,我行不来!
采薇采薇,薇亦垂止。曰归曰归,岁亦遐止。王事靡盬,不遑启处。忧心孔疚,我行不来!
注释如下:
采葛:采集葛藤。葛,一种蔓生植物,块根可制淀粉,纤维可织葛布。
柔:柔嫩。
莫:同“暮”,年终。
靡室靡家: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。靡,无。室,与“家”义同。
猃狁(xiǎn yǔn):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。
不遑(huáng):不暇。遑,闲暇。启居:跪、坐,指休息、休整。
刚:坚硬。
阳:农历十月,小阳春。
盬(gǔ):止息。
孔:很。疚:病,这里引申为忧苦。
遐:远。
《采葛》这首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,表达了她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深深思念和期盼。诗中女子通过采葛、采薇的日常生活场景,巧妙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加深。她一边忙碌着采集葛藤、薇菜,一边思念着远方的丈夫,心中的焦虑和期盼溢于言表。
诗中的“曰归曰归,岁亦莫止”、“岁亦阳止”、“岁亦遐止”等句,通过重复“曰归”和“岁”字,既强调了时间的推移,又表达了女子对丈夫归来的殷切期盼。而“靡室靡家,猃狁之故”、“王事靡盬,不遑启处”等句,则揭示了战争对普通家庭生活的破坏,使得女子无法与丈夫团聚,只能在无尽的思念中度过每一天。
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情感表达,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思念丈夫、期盼团圆的女子形象,展现了战争给普通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。同时,诗中也体现了古代妇女在家庭和战争中的无奈和坚强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