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明清时期历史知识点
时间:2025-04-13 23:49:19
答案

一.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

1.一省制的中枢权力机构元朝建立后,废除三省,实行一省制,只设中书省。中书省的长官为左、右丞相和平章政事,是元代的宰相。元朝中后期,宰相权势过重.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,引起政局动荡。

2.棉纺织业的发展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.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。棉纺织业是新兴的手工业部门。柔软结实的棉布日益流行,到明代后期已取代丝、麻、毛,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。元代承前启后,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。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。

3.科学技术成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(1231一l316)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——“简仪”。郭守敬编制的《授时历》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。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。元代出现珠算法。元代王祯的《农书》是一项重要的农学成就。

4.文学和艺术成就

(1) 散曲和杂剧 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。元代北方地区兴起了杂剧。散曲和杂剧合称元曲,关汉卿、马致远等是最为著名的元曲作家。

(2) 绘画艺术 元代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更通过山水画作抒发出来。

二、明清时期的政治

1.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

(1) 废除丞相明朝建国之初,沿袭元制,设中书省,有左、右丞相,位高权重。明太祖朱元璋(1368一l398年在位)吸取元朝权贵专权、内乱频繁的教训,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都严加控制。洪武十三年(1380年).明太祖以“图谋不轨”之名。诛杀了丞相胡惟庸,下令裁撤中书省,废除丞相,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,直接管理国家政事。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。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,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

(2) 内阁制度的建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后,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。朱元璋曾在8天的时间内,平均每天要处理208件奏章、424件事,由于事务繁多.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,明太祖为此而设立殿阁大学士。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,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.并不参与决策。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内阁,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。此后,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,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,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,称为“票拟”。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、裁定,称为“批红”。

2.明朝的张居正改革

选修1 隆庆六年(1572年),明穆宗病故,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,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,开始改革。他针对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一眼知识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