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。在中国,鞋的形象最早见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彩陶。现存最早的鞋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一双用皮缝制的鞋。
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,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。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。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,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,就发明了毛皮鞋子。
鞋的各个部分名称是:
1、鞋面(鞋帮):鞋帮是鞋主要构成部分之一,是鞋子的脚面部分。
2、鞋垫:鞋垫具有保持鞋内底清洁、覆盖内底的凹凸不平,以改善脚感的作用。
3、外底:指的就是鞋底,外底周边的结合状态应密切黏合而没有空隙,底面应平整。
4、内底:指的是脚背接触的位置,皮鞋鞋里的后半部多用质地较柔软的山、绵羊皮革,前半部多用帆布;布鞋的鞋里大都采用本色白布或漂白布;胶鞋都用细帆布作里料。
5、鞋跟:鞋跟的种类很多,一般可分为平跟、中跟、高跟三大类,而形状各异,有卷跟、压掌跟、坡跟等,跟的大小粗细有细高跟、粗高跟、马蹄跟、半圆跟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