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文中,“善”字有多种含义,具体如下:
1. 吉祥、美好。《说文》:“善,吉也。从誩,从羊。此与义美同意。”
2. 完好、美好、圆满。《战国策·赵策》:“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?”
3. 善良、好心。《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
4. 慈善。《原毁》:“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。一善易修也,一艺易能也。”
5. 表示应诺。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:“先主:‘善?’”
6. 完好、领先于某方面、高明、工巧。《老子》:“善闭,无关楗而不可开;善结,无绳约而不可解。”
7. 熟悉、经常看到或经历、易于辨认。《周易外传》:“善其用,定其体,则‘默而成之,不言而信’。”
8. 善于、擅长、领先。《卖柑者言》:“杭有卖果者,善藏柑。”
9. 通“缮”。修治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善刀而藏之。”
10. 赞许。《论衡》:“使孔子欲表善,颜渊。”
11. 友好、亲善。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与先君子善,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。”
12. 喜爱。《左传》:“其所善者,吾则行之。”
13. 认为好,友好。《华阳国志》:“忌信道任数,不从下人,故为权势所不善。”
14. 羡慕。《归去来辞》:“善万物之得时,感吾生之行休。”
15. 好人、好事、好处。《梦溪笔谈》:“存抚良善。”
16. 姓。《正字通·口部》:“五代有善友,宋有善辰,明有善养。”
17. 完好之处、完好。《战国策·燕策》:“秦王必喜而善见臣。”
18. 多、常、易。《苦斋记》:“风从北来者,大率不能甘而善苦。”
以上是“善”在古文中的一些含义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