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9年至2008年,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,以下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历史节点和事件:
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:1979年7月15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、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,决定在深圳、珠海、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。这一决策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,经济特区成为吸引外资、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窗口。
1984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:同年10月20日,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,会议一致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》,明确提出: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,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。《决定》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,明确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。
中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:自1979年至2008年,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了显著增长。1978年,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206.4亿美元,而到了2008年,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25616亿美元,增长了123倍。这种增长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,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。
香港、澳门回归: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,中国分别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,香港、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告正式成立。这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。
此外,在这段时期内,中国还经历了其他许多重要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社会变革,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、科技教育的快速发展等。这些事件共同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画卷,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。
如需了解更多这一时期发生的大事,可以查阅相关历史文献、新闻报道或专业书籍,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和深入的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