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三年级下册第五课守株待兔的注释
时间:2025-04-11 21:51:25
答案

三年级下册第五课《守株待兔》的注释如下:

株:树桩。

走:跑。

触:撞到。

折:折断。

因:于是,就。

释:放,放下。

耒(lěi):一种农具。

冀:希望。

复:又,再。

得:得到。

身:自己。

为:被,表被动。

《守株待兔》仅39个字,寓意却很深刻。它讲述了宋国有个农民,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。一天,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,折断了脖子死了。于是,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,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。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,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。

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:不努力,而抱侥幸心理,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,是不会有好结果的。同时,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、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。如需更多关于该课的解释,建议查阅教材或相关教辅资料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一眼知识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